很多人听说过跨栏定理,它是由一位外科医生提出来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导致心理空虚的诸多原因中,倦怠是非常普遍的一个,虽然这两个字或许听起来离生活较远。
不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此时想去办一张健身卡,我们选择哪种呢?健身房中一般都会为会员提供这样三种类型的健身卡:第一种,年卡。这种方式的费用一般看起来比较便宜,例如,一年1000元;第二种,月卡。这种方式十二个月加起来会比年卡贵一些,比如,没有200元;第三种,按次数计算,通常是10次一结算。例如,每次20元,这样10次就是200元了。
经过各种衡量各种卡的费用情况,又经过苦苦的计算,最后,我们可能会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办理年卡。如果我们真的这样选择了,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和其他人一样,为健身房“捐款”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总是过分地相信自己能够经常锻炼身体,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做到,也许只是开始会坚持,可逐渐就会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是一种由内心倦怠所导致的外在表现。
有专家做过类似的统计,选择按月结算的会员,最后有80%左右都觉得不如按次数来得划算。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感觉过于良好,总是认为自己是勤劳的、有计划的,可实际上却恰好相反,我们总是被倦怠情绪所拖累。正如去健身房这件事,我们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锻炼身体,可时间久了,我们的行为就会被这种倦怠情绪影响。例如,我们会为自己找理由,“下雨了,健身房离家很远,今天就不去了”“今天工作很累,不去了”“明早有早会要开,今天要早早休息”等等,理由总是多种多样,可也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真的是无法避免的理由。还是为倦怠情绪找一个借口。
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那么事情需要做,自己早在心里定好了等级。但实际上,我们也不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做那些必须做的事,也许只是投入了一半的努力;而对待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分配的精力就更少了。人们明明知道自己有责任去做某些事,却总会被倦怠的情绪影响而“缴械投降”,这样做是为了满足深受压力的内心还是给自己制造一种毫无意义的空虚感,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想解决这种因倦怠情绪带来的空虚感很简单,及时反馈就好了。反馈,是指发出的事情返回发出的起始点并产生影响。正如我们打电话听到的铃声一样,如果是持续的“嘟嘟……”那我们马上就会知道,对方不在家或是不想接电话。反馈可以强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行为,而在我们极度自信的时候,反馈的力度却是最小的。正如去健身房这件事一样,我们没有去的时候,健身房根本不会打来电话或是发短信提醒:今天为什么没去健身房啊?这时,反馈的信号是虚弱的。而当反馈信号很微弱的时候,我们就把健身这件事给忽视掉了。
我们做事之前,可以先给自己一个提醒信号,例如产生倦怠情绪时,写张字条贴在能看见的地方。比如去健身房这件事,如果今天没去,而且毫无理由,我们可以在一张纸上面写很大的警告,然后贴在容易看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这样的一种警告,可以让我们随时了解自己在什么时候产生了倦怠情绪,而不是把没有健身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找的借口上。
倦怠情绪的确让我们少做了许多事,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实际上,这种“满足感”只是我们自己认定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暂时的舒适。当这种暂时的舒适极度扩大,人们在这种舒适中感到无所事事的时候,生活会不会被另一种“空虚感”忽然逆转呢?那么,就像贴字条提醒自己一样,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及时而准确的反馈信号吧,这样我们才会让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充实。
想一下自己近期的计划,如健身、去补习班等。记录下自己是不是每次都去,而没有去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真的有事,还是因为懒惰而为自己找的借口?如果是后者,那么给自己设置一个反馈信号,可以把这种警告贴在门上,开关门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做可以时刻提醒自己:要过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