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维文化和你谈谈“心”
2021-01-21 15:34:11来源:八维文化点击:次
曾经看过一个很动人的小故事:小伙子思慕一位美丽的姑娘,整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后来实在是忍受不了煎熬,决定向姑娘表白。回应小伙儿炽烈的情感的,是姑娘送给他的一-张纸。 上面只写了一个“您”字。
小伙百思不得其解,以为姑娘是在嘲笑他没文化,故而十分苦恼。于是去村中智者那里诉苦。老人家听后微微一笑, 说:“傻小子,‘您’,那是心上有你啊!”
······
我想,你一定发现了:“心”在中国人的认识中已经远远超越了生物学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更像是一方小天地,里面朱墨各异、应有尽有——恰如禅宗六祖慧能一句偈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后来,我们又会发现:除了中国人看重“心”外,“心”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
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在他的《心》中提到“一切始于心、终于心”,“培育美好心根”
在英语中,说被某人打动,用Touch one's heart, 说谁是个热心肠,则用warm-heare······
可以说,“心”举足轻重,“心” 无处不在。
然而,“心”到底是什么?
从八维文化中,我们大概能找到一此答案。 八维文化的诸多理念几乎都可以用“心”来概括:
欢喜心:欢喜心是由内感知的喜乐,是八维文化讲求内驱的快乐。佛家有一个词叫“随喜”,粗浅理解,是说你看人家快乐,你也快乐;看人家做好事,内心中便也生出愉悦,于是也要去行善,这是很好的“择善而从”。而八维文化是“乐”的文化,八维文化的“快乐”讲求内驱——随喜自然是好, 但我们希望即便没得“随”,甚至身处困苦,我们也能有“乐”的本领。之所以强调“内驱”,更因为快乐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你从内心就拒绝或者忽略快乐,偏偏要选择让自己“闹心”“烦心”,那你就永远都乐不起来。所以,我们所谓的内驱,就是要我们自己有意识的去感受快乐、扩大快乐、制造快乐,甚至是发明快乐一一你自己 就是乐的源泉,还愁人生缺少快乐吗?用心去感受快乐,发现原本就在身边却被忽略的美好,体会快乐与身心结合所产生的暖洋洋的力量,我们可能会慢慢觉悟:人啊,有时候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要说“发明”快乐,就好玩儿了,你可能会发明快乐本身,也可能发明获得快乐的方...人家不是说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甚至是‘无一’)”,做个有趣的人,你就会时时被快乐包围。
进取心:八维文化也是“新生”的文化——人们不断 超越困扰,获得次又次的自我超越,同时,八维文化本身也将随着人们的践行而不断获得“新生”。要超越自己,就要有一颗追求向上的进取心。进取心是我们勇攀高峰的动力,支撑我们克服劣根的重重阻碍,不断自觉主动的进化本质,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自己的人生境界。
仁爱心:八维文化还是“奉献”的文化。通过奉献,我们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能够进一步实现 个人价值。奉献需要一颗“仁爱心”。儒家讲究“仁”,如何做到仁呢?以我粗浅的认识,“心中始终有他人”就是最基本的“仁”了。“仁爱”就是把心中的温柔和温暖在必要的时候分给他人一些(这里强调“必要的时候”,是因为我个人认为,自以为是的奉献,很多时候都会适得其反。很多人都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这都是为你好”云云,就是因为你认为的好,可能只是给对方徒增困扰罢了),看见身处困境的人,心生悲悯(绝对不是“上帝视角”的悲悯,而是最朴实简单的难过),然后量力而行施以援手;看见有人需要帮助,适时的搭把手,你的举手之劳,可能解了对方燃眉之....奉献的方法有很多,其上以道、其次以术、其下以力;奉献的程度有大小,发心、量力就好;奉献的效果也有多种,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是最理想的状态——你说 老师教学生只是单方面的奉献吗?“教学相长”的道理都应验几千年啦!
智慧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因难了怎么过关?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乐定生法则” 来帮忙。把快乐和目标相结合,让快乐成为推动我们达成目标的动力。快乐是有魔力的,你感觉苦的时候,快乐就是糖:感觉累的时候,快乐就是······之.有了快乐相伴,目标似乎就不那么遥不可及了。当受到挫折或者诱感而使决心动摇的时候,就该吃颗“定心丸”了,目标坚定、情绪稳定、思维笃定,用习大大一句话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就是新生,既是“乐”和“定”之后的结果,也是“乐”和“定”的过程,生智、生慧、生命,因遭遇开悟,以智慧新生。
良心: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从生物学角度讲,大概因为我们有语言中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讲,是能制造和实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那么,如果从道德角度讲,我个人认为,是人得有良心。说得难听点,丧良心的人不配为人。而有良心的重要表现之一, 就是要懂得感恩。感恩的话题老生常谈,这里也不多做赘述,只有一句: 退一万步讲, 即便利令智昏,可千万别昧了良心。
虚心:“虚心”指不自满。通常意义上的不自满,是要我们别骄傲。这里说的不自满,是提醒我们]在保持谦谨态度的同时,还要经常给内心清理一下空间, 把对事或 人的偏执、负面情绪尽量排除出去,让“正确归因”有用武之地。正确归因是要我们“胜不骄,败不燥”,关键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让好更好,让坏在此终结。如果我们的心灵视野不够开阔,那就很容易沉迷于当下或好或坏的境况,也就很难真正做到“正确归因”了。
如此看来,心,就好比有无量相的大普萨,一念转、一心起,一相生。生生灭灭千变万幻。但不论何种相,终归都是这颗“心”。
然而,“心” 到底是什么?
“心”大概就是我们自己吧,修心就是修自己,用八维文化修一个更好的自己.